9月24日,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在图书馆305会议室召开《互联网应用基础》课程革新的集体备课会议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沈萍主持活动,20余名专任教师参会,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与《互联网应用基础》课程,探索课程创新路径。
会议聚焦《互联网应用基础》课程的升级与优化。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,课程团队将在原有内容基础上,融入人工智能通识知识与典型应用场景,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前沿技术认知。会上,沈萍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了新增的人工智能相关课时内容,重点解读AI基本原理、常见工具应用及伦理思考等模块,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要点,确保新增内容高效落地课堂。
会议还组织了“说课”专题培训。参会教师系统学习了说课的设计思路与表达技巧,并结合各自所在专业的特点,着手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说课PPT。通过将AI案例与专业场景结合,推动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,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术应用能力。
研讨环节中,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,积极反馈课程升级可能面临的挑战,参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,共同梳理解决方案,为后续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明确方向,凝聚共识。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有效推动《互联网应用基础》课程向智能化、应用型方向转型,更为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积累了实践经验,为后续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